到底需要多少錢才可以退休?
現代人需要多少錢才可以退休?這個數字可能超乎你想像
說到退休,很多人第一反應是:「我還那麼年輕,退休離我還遠得很!」但你知道嗎?越早開始思考退休,未來才能越輕鬆。問題是——我們到底需要準備多少錢,才可以安心退休?
這問題其實不難,但也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字。因為每個人想過的退休生活都不一樣,有人想環遊世界,有人想回鄉下種田,有人只想每天睡到自然醒、喝咖啡、遛狗。這些夢想,背後都有一個價格。
一、計算「退休數字」的簡單公式
坊間有個很簡單的「25倍法則」,意思是:
你一年花多少錢,就乘上25倍,就是你大概需要準備的退休金。
假設你預計每年生活開銷是50萬台幣,那麼你需要的退休金就是:
👉 50萬 × 25 = 1,250萬台幣
為什麼是25倍?這是根據所謂的「4%法則」來的——也就是你每年只動用退休資產的4%,理論上可以撐30年不破產。如果你退休時已經有這筆錢,你就可以比較安心地退下來,過你想要的生活。
二、但事情沒有這麼簡單!
當然,現實總是比理論更複雜一點。
🌍 通膨:今天的50萬,20年後可能只值30萬。
🏥 醫療費用:年紀越大,身體越需要保養,健保雖好,但遇到重大疾病還是得自費。
👨👩👧👦 家庭責任:有些人退休後還要照顧孫子、贊助子女買房,那筆錢自然也要算進去。
所以真正的退休金,不只是你生活開銷的25倍那麼簡單,而是你人生規劃的總結算。
三、你想過什麼樣的退休生活?
回過頭來問自己一個問題:「我理想中的退休生活是什麼?」
如果你想在東南亞海島上過退休生活,那花費可能相對低。
如果你夢想移居歐洲、品紅酒、學油畫,那預算就要高很多。
有些人想繼續做自己喜歡的工作,但沒壓力,那其實就不算完全退休,可能只需要準備一部分的被動收入就好。
所以,退休金的數字,取決於你對生活的想像。與其追求一個「標準答案」,不如誠實面對自己真正想要什麼。
四、提早準備,讓退休不再是焦慮來源
無論你現在幾歲,都可以開始做這三件事:
搞清楚自己花多少錢:不需要記帳記到瘋,只要知道大方向。
開始存、開始投資:即便只是小錢,每月固定投入也能累積驚人資產。
讓生活越來越接近理想狀態:如果你希望退休後能自由工作,不如現在就培養那種技能。
退休不是一個「終點」,而是另一段人生的開始。與其被逼退,不如「有選擇的退」——當你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退、怎麼退、退了要幹嘛,那才是真正的自由。
結語:退休的關鍵字不是「錢」,而是「選擇權」
「我可以不工作,還是有錢過生活」——這樣的自由,不是中樂透,而是長期規劃的結果。
所以,現在的你,不妨靜下心來想一想:你未來想過的生活,需要多少錢?你今天的生活,離那個目標有多遠?
記住,退休從來不是老了才做的事,而是年輕時就該開始思考的旅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