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房、投資都能節稅?

在財務規劃中,稅務成本往往是被忽略的一環,但其實只要懂得運用優惠政策,無論是購屋自住、房產投資,還是股票、基金等金融投資,都能有效降低稅負,提升資產報酬率。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 買房與投資的節稅策略,幫助你聰明運用各項稅務優惠,讓財富增值更有保障。
1|買房如何節稅?掌握自用與投資房產的優惠
買房除了能夠自住或投資,還能透過合法的方式節稅。首先,若是購買自用住宅,可享有較低的房屋稅與地價稅:
房屋稅:一般住宅稅率為 1.2%~3.6%,但符合自住條件(屋主或直系親屬設籍)可適用 1.2% 優惠稅率。
地價稅:自住住宅適用 千分之二 的優惠稅率,比一般土地的千分之十低很多。
此外,買房時還有機會享有 契稅減免,如果是購買 首購自住住宅,可適用優惠貸款利率與補貼,降低購屋成本。而在出售房產時,若持有滿 6 年以上,則適用較低的 房地合一稅率(20%),若為 自住且持有滿 6 年,可享 400 萬元免稅額,進一步降低稅負。
2|不動產投資怎麼省稅?租賃與出售的稅務技巧
如果購屋是為了投資,稅務規劃就變得更為重要。以下是常見的不動產投資節稅方式:
房屋出租的報稅方式:房東可選擇「列舉所得」或「核定稅額」方式報稅,若採用列舉,可扣除房貸利息、修繕費等成本,降低應稅所得。
節稅型房產持有方式:若是企業購屋出租,則可透過「公司名義」持有房產,部分費用(如折舊、貸款利息)可計入營業成本,降低企業所得稅負擔。
出售房產的稅務規劃:若持有時間超過 10 年,則房地合一稅率降至 15%,遠低於短期持有(2 年內為 45%~35%)。
運用這些策略,能在投資房地產的同時,達到 稅務最小化、收益最大化 的效果。
3|股票、基金等金融投資的節稅策略
除了房地產,金融投資同樣能透過妥善規劃來降低稅負:

股票交易稅優惠:台股買賣需繳 0.3% 證交稅,但特定 ETF 交易稅率僅 0.1%,可降低交易成本。
股利所得節稅:可選擇「股利可扣抵稅額制」或「股利分開計稅 28%」,根據個人所得級距選擇最適合的方案。
海外投資稅務規劃:部分國家提供資本利得稅減免,例如 新加坡、香港,若資產配置得當,可減少所得稅支出。
善用長期投資工具:如退休金帳戶、保險規劃,可將投資收益延遲課稅或享有免稅優惠。
投資前應評估不同資產的稅務影響,選擇有利的交易方式與持有策略,讓投資報酬率最大化。
4|善用政府優惠與節稅工具,降低整體稅負
除了房地產與金融投資,還可以利用政府提供的優惠政策來進一步節稅,如:

節稅型保險:長期儲蓄險、年金險可享有遞延課稅,減少當年度所得稅負擔。
退休金規劃:透過勞退自提或IRP(個人退休金帳戶),在未來提領時享受較低稅率或免稅優惠。
公司稅務規劃:創業者可透過「設立公司」來減少綜合所得稅的負擔,並透過公司支出合理節稅。
合理的稅務規劃不僅能讓資產成長更順利,也能提高財務穩定度。掌握各種節稅工具,才能讓財富真正「留在自己口袋裡」。
總結
買房與投資並非只有買進與賣出這麼簡單,稅務規劃才是影響最終獲利的關鍵。無論是 自住、出租、金融投資,都應該善用政府優惠,降低稅負,提高投資報酬率。透過正確的節稅策略,你不僅能存下更多錢,也能讓財富增值更有效率!